服務熱線
400-0475-866
0475-8505888
8月11日,首屆蒙古族服飾文化論壇在呼和浩特市舉行。來自國內外服裝服飾領域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共商蒙古族服飾文化的傳承創新發展大計。
蒙古民族服飾,是蒙古民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是草原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它承載了游牧民族獨特的審美意向和審美追求,是蒙古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的藝術結晶,也是中國服飾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主辦方介紹,舉辦此次論壇主要目的,是復興蒙古族服飾文化,構建蒙古族服飾研究路線圖,創新蒙古族服飾的現代設計、塑造品牌并帶動商業發展。
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設計藝委會委員李超德發表了《蒙古族服飾文化傳承與活化模式》演講。演講中,他提出了如下觀點:民族服飾歷史是多元互動的流變史,民族服飾不能拼貼,民族元素必須融入時代的流行,并適用于現代生活的節奏。
內蒙古師范大學民俗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敖其在《蒙古族服飾的文化符號與內涵魅力》主題演講中說,服飾不僅是特定民族的外在表現形式和審美表達方式,也是民族文化的標識和文化象征符號,袍服衣領、氣口、扣襻兒體現的是蒙古族的一種精氣神兒。“服飾既是一個民族中特定部族的文化象征符號,又能通過服飾展現自身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
國際友人、知名設計師ATLAS Studio合伙人Catherine McMahon闡述了服飾與環境的關系。演講過程中,她用一個個視頻解釋自己的觀點,立足世界的眼光,將民族服飾文化融入國際視野,特別是她強調民族服飾的發展要注重傳統與現代交融的理論,引起與會專家的共鳴。
中國服裝“金鼎獎”設計師、中國最佳男裝設計師劉勇稱,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是民族之魂,民族服飾體現著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內涵和鮮明的民族個性。他說,將中國傳統色彩搭配和龍紋刺繡相結合,既展現了西方服裝的獨特美感,又突顯了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為土生土長的呼和浩特人,現任北京服裝學院時尚傳播學院傳播系主任,兼任《紐約時報》旅游版中國版副總編輯的梁文潔說,要用現代的眼光發現蒙古族傳統服飾的美麗,只有傳承得好才能創新得好。
蒙古族服飾集中反映著蒙古族文化的深刻內涵,體現著鮮明的草原文化特征,是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承載著草原民族的歷史與文化,如何保護和傳承優秀的民族服飾文化,讓蒙古族服飾走進人們的生活,已成為不容忽視的時代課題。
因此,專家學者圍繞“蒙古族服飾文化與人民美好生活”這一主題進行了發言和對話交流,從全國和國際的視野研究探討蒙古族服飾走進生活、走入時尚、走向世界的路徑,提出了不少對蒙古族服飾傳承發展具有現實意義的重要觀點
據了解,此次論壇是第十五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首屆蒙古族時裝與帽飾設計大賽的一個重要環節。期間,還舉辦了首屆蒙古族服飾文化論壇簽約儀式,部分服裝企業和文化傳播公司與首屆蒙古族時裝與帽飾設計大賽獲獎設計師簽署了合作協議。